※ 限會員,要發表迴響,請先登入
▲撥映:蚵子寮漁村紀事 紀錄片
▲日期:2017.8.19 (六)
▲時間:19:00-21:00
▲地點:斗六雲中街生活聚落 / 乾燥花店舖(雲林路一段75巷7號)
▲與談人:施合峰 導演
▲費用:完 全 免 費 (憑票卷入場)
P.S(因場地空間限制,持票者優先進入室內,當日視情況斟酌是否開放室外空間。)
●索票資訊:提供30張入場票卷,發完為止!!!
●索票時間:8/12(六)-8/19(六) 11:00-18:00
●索票地點:Mr. Lobby Coffee Project (斗六市雲中街18號)
【Mr. Lobby 街頭人講座 X 雲中晚安電影院】
《蚵子寮漁村紀事》放映&導演座談會
▲撥映:蚵子寮漁村紀事 紀錄片
▲日期:2017.8.19 (六)
▲時間:19:00-21:00
▲地點:斗六雲中街生活聚落 / 乾燥花店舖(雲林路一段75巷7號)
▲與談人:施合峰 導演
▲費用:完 全 免 費 (憑票卷入場)
P.S(因場地空間限制,持票者優先進入室內,當日視情況斟酌是否開放室外空間。)
●索票資訊:提供30張入場票卷,發完為止!!!
●索票時間:8/12(六)-8/19(六) 11:00-18:00
●索票地點:Mr. Lobby Coffee Project (斗六市雲中街18號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尖~叫~聲~
默默發現這位具有神秘力量的施合峰導演居然是我們斗六的青年!
也雲中街的齁促逼!
他用鏡頭訴說了蚵子寮漁村的故事,
超級霸氣的要直接在雲中街放映,
親臨現場來和大家聊聊蚵子寮漁村的故事,更重要的事也要來聊聊雲林青年返鄉!
完蛋,這肯定要炸場了,想來的朋友快點索票保位啊!!!
8/19(六)晚上7-9點 相揪來看蚵寮精神!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蚵寮到底是一個怎麼樣的漁村?
在地居民怎麼辦起正港的搖滾音樂節?
蚵子寮昔日是以養蚵維生的小漁村,
隨著時間,風光逐漸暗淡,功能性也隨之減少。
2012這年,地方居民自籌起「蚵寮漁村小搖滾」,
大夥合力舉辦獨立搖滾音樂節,
不但凝聚了鄉親的團結力,
也讓蚵寮更廣為人知。
「從大學開始,我就很喜歡聽搖滾樂,
也一直夢想著,
有一天要拍一部關於搖滾樂的紀錄片,
但是我連做夢都想不到的是,
最終這個願望真的實現了,
卻不是因為拍攝哪個地下樂團,
而是從一群蚵子寮與赤崁的鄉親身上,
看到了搖滾的精神。」
— 蚵子寮漁村紀事導演/施合峰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預告片: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jgurxJwratM
※ 以下文字來源由【蚵子寮漁村紀事】提供 ※
▽關於蚵子寮
蚵子寮,高雄梓官台十七省道旁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,
從民國四十幾年起,沿岸沙灘不停流失,
加上開港的關係,原本的白色貝殼沙,
漸漸被無以名狀的消波塊給取代,
滿載的烏魚,也已數量銳減不復當年,
時間無情地將這個小鎮給遺忘在歲月的彼端,
只剩下記憶裡那長長的海岸線,不曾退去。
▽蚵寮漁村小搖滾
2012年起,一群蚵子寮鄉親與在地青年聯手舉辦了「蚵寮漁村小搖滾」,
這群門外漢,既沒去過春吶,
也沒聽過海祭,當然更不認識地下樂團,
他們憑藉的只是滿腔的熱血以及對於故鄉的愛,
靠著海口人強韌的生命力,
他們完成了不可能的任務,
完全不靠政府補助,
所有工作人員都是地方上自發性參與的義工,
一切全靠朋友以及情義相挺的樂團們,
打造出了一場奇蹟的音樂會,
當你問他們為什麼要辦的時候,
他們也許只是輕鬆地回答:沒為什麼,就爽啊。
但活動背後其實是一個又一個,
關於蚵子寮的鄉愁與記憶的故事。
▽關於紀錄片
片名:蚵子寮漁村紀事
small oyster rock in Kezailiao
台灣│2015│彩色│紀錄片│國台語│90 分鐘│
導演│施合峰
攝影│施合峰
活動攝影協力│哈比、林皓申
剪輯│哈比
助理|陳明君
配樂|謝銘祐、拍謝少年、徐子凡
本片為國藝會102年度常態補助製作影片
臉書專頁: https://www.facebook.com/smalloyster
導演簡介
導演施合峰,1980年出生,
雲林人,畢業於台南藝術大學音像紀錄所。
受到家中從事傳統產業的影響,
創作時關注因時代變遷而逐漸消逝的人文風景,
影像風格安靜而沉穩,善於捕捉日常生活的氛圍。
影片大綱:
2012年,台灣版的《烏茲塔克》就在高雄上演!
蚵子寮(蚵仔寮)原是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,
由於漁獲量銳減及自然景觀的破壞,人口外流嚴重,
為了重振產業發展觀光,同時吸引外地的遊子返鄉,
當地居民決議發起「蚵寮漁村小搖滾」的音樂節活動。
在吃過公部門的閉門羹後,
這群門外漢決定不靠政府或財團的資源,
從認識獨立樂團開始到募款、宣傳,
不假他人之手,用團結展現蚵子寮的漁村魅力,
也成為台灣民間獨立音樂節的典範;
《蚵子寮漁村紀事》完整紀錄了2014年第二屆「蚵寮漁村小搖滾」從籌劃到謝幕的過程,
以及在地居民和返鄉青年對故鄉的回憶與情感。